时间:2022-04-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我们已经穿过了这次劫难的黑障区”,在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孟晚舟这样说。 彼时,被困1028天,孟晚舟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而三年多来,华为面对制裁,进行了一系列自救,也可谓劫后余生。 当下的中国企业家,无疑同样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劫难,我曾问一位企业家朋友,做企业如此艰难,靠什么坚持下来? 他深思着缓缓告诉我:“1998年很难,2008年很难,2018年也很难,疫情三年更艰难,困难对于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是常态,想成就的事业没有一件是容易的。” 一边找路,一边找钱,一边喘息,一边不断寻求生机。和困难的对抗和考验对于企业家来说,不是在某个阶段,而是每天、每时、每刻,他们都需要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1/企业家精神是黑暗里的那束光 企业家是特殊的物种,他们天生爱挑战,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他们的意志力可以自动地随抵抗力增加而增加,随之磨练了他们强大的心脏和不屈的性格。 当下最现实的问题,因疫情,全国各地人员移动受限,抑制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包括面对面服务的消费、餐饮,以及建筑、制造业等等,一边是流动放缓、增速放缓,另一边是银行贷款、员工工资、租金等硬成本,它们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企业家的肩上,让人窒息。 借钱也要发工资,卖房也要保公司,老板们都在垂死挣扎的困局中不断寻找生的希望。 我们常常被眼前扑面而来的困难蒙住双眼,它猛烈、极具进攻性,让人手足无措,内心动摇。 我之前的文章提到了“适变力”,在疫情常态下,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发生,只有最能适应变化和新环境的物种才能存活,这将是新一轮洗牌的开启。 此时,既要有按下暂停的缓冲储备,又要有解封后的爆发力,而这当中的平衡需要企业家们用韧性去维持。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你要把地面上的人看清楚,就要和地面保持距离。” 我们同样需要把疫情两年多来的诸多变化,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与更广阔的空间维度里去审视,或许才能看清未来的走向。 从至暗时刻走出来的孟晚舟称:华为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我们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这些才是财报背后,华为的真正价值。 疫情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企业原始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问题,这些无疑需要高瞻远瞩的企业决策者拨开迷雾去看清企业和自身的核心价值,并带领大家突出重围,走向更远的地方。 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先生曾说,做企业要“顺应天道、得合人心”。顺应天道者方可谓大智,得合人心者方可谓大德,非大智者无以成大德,非大德者无以成大智,非大智大德者无以成大事业!要坚持行走在顺应天道、得合人心的大方向上,持平常心、干大事业。 2/困难时期的天道是什么? 天道是规律,是自然法则,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外在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只能向内求,练内功,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企业自身的真正价值。 寻找自身的真正价值并非易事,有经验主义的固步自封,有路径依赖的难以改变。这需要在热闹里找安静,在乱麻里找头绪的功夫,需要企业家从“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迷局中走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再来看自己: 1/我是谁? 我们拥有什么? 2/企业经营中,哪些是为了长久发展造钟的积累? 哪些是疲于拼命用来每日的报时? 3/哪些是可以沉淀、复制、传承的真正价值?哪些是应该剥离和放弃的无用功? 向华为学习,找到财务报表背后真正的价值,牢牢打实基本盘,内圣外王,便不再惧怕这风吹雨打。 3/困难时期的人心又是什么? 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你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决定了你的下一段里程。人会被环境悄无声息地影响。疫情下,几乎所有人都会面临焦虑情绪,对于职业前景、对于公司未来、对于家庭、对于健康,都在重新定义,需要心理的修复和重建。 此时的领导力可能和任何时刻都不同, 它不应该是强硬的、循规蹈矩的,应该是温暖而有力的,是充满同理心的感同身受,是具有觉察的心理建设和人文关怀。领导人要带领员工穿越迷雾,看见未来的希望。 我常常问企业家们:如果企业离开你,靠什么走下去,能传承下去的究竟是什么?他们回答最多的就是文化和精神。 技术革新常变常新,文化看似虚无缥缈却根植于心,它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人、净化人、改变人,它是企业家和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价值准绳。 钱穆先生曾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 特殊时期的文化建设和重塑,会焕发企业的内在生机,只有人和组织的力量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对内建立文化的凝聚力,对外建立文化的向心力,文化和领导力就像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以文化的纽带牵引人心,这将是千金难得的财富。 复原力极强的企业家们都有一套面对困难自我修复的良方,翻看2018年王石67岁生日的时候发表过的一段演讲,其中分享了他面对至暗时刻的四点体会: 第一,越是危机面前,越是压力面前越睡得着。 第二,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 第三,有没有竭尽一切办法解决它。 第四,要有正确的面对磨难的态度,要把磨难转化成人生的财富。 王石说,我觉得最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尽到最大努力,失败了,那就是没运气,能力不够,那就是命运的事儿。但是没有努力最后失败,你一定会后悔。 困难里倒逼出发展,也同样沉淀应对危机的疏通方案。所有企业家的字典里,大概都没有放弃这个词,只是有时候天不遂人愿,尽人事听天命,既像一种暗示,又似一种解脱。他们都是孤独的逆行者,要在黑暗里为自己点燃心灯,即便不知道前路在何方,也要给一起出发的兄弟姐妹们带来光亮,让企业家精神持续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4/民企稳 人心安 今年三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他们在中国经济的波澜起伏中,不断被大浪淘沙,也同样生生不息。 民营经济释放市场的活力,担负整个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不要忽视,他们也是现实世界里的平凡个体,他们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大概80%是家族企业。 困难时期这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形成的力量极具代表性,对于那些和家族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元老和员工来说,企业更像一个家,老板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企业上,员工便有了定心丸。老板对于员工来说就是大家长,此时,家族企业凝聚力强、决策快、沟通成本低、管理成本低等优点无疑突显了它的价值。 当老板其实挺难的,去年还在忙着思考先富共富,如今没人关心,都在想着怎么活下去,员工们没人再抱怨老板多吝啬、多狡猾,都真心希望老板挺住,顶住那个不能倒下的天。企业背后是员工,员工背后是一个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如果老板倒下,大规模裁员,个体问题的积累又会形成社会问题。 优秀的企业都是民族大义的担当者,而疫情之下,稳定则安定,大局稳,经济稳,企业稳,人心才能安。 坏光景总会出台好政策,一边抓防疫,一边稳增长,政府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我所在的深圳为例,这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管理人口2000多万、市场主体超380万户,对于深圳而言,这两个庞大数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也是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重大挑战。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短期内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和营业收入下降的“双重压力”。深圳速度就是争分夺秒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政策与时俱进地制定,迅速调研企业困难、迅速发布“惠企30条”,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深圳工商联更是提出“让企业找得到、看得懂、马上办”的主动作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成为倒春寒里温暖的力量。 这个社会和国家在艰难时刻需要许多种力量共同推进,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每个普通的个体,当所有的力量在统一指挥下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飞轮效应,朝着正确的方向奔涌向前。 如今国内的疫情如同萝卜蹲的游戏,在城市间此起彼伏地轮番上演。当一批批大白志愿者奔赴疫区,看着那些浩浩荡荡的队伍,恍然间,我觉得这就是一场战争,他们就是战士。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有人奔赴前线,有人在后方支援,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或多或少的力量。而企业家们正在担负经济发展,人心稳定的中坚力量,保小家,为大家,出钱,出力,出心,他们也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和英雄,我们同样要为他们送上大红花。 在非洲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国王派他的儿子去学习辨别丛林中不同的声音,年轻的王子第一次到丛林,就从嘈杂的昆虫嗡嗡声和小鸟鸣叫声中,听出狮子隐隐的吼声和大象雄浑的低吟声。之后,王子一次又一次走进丛林,逐渐能辨别出许多常人难以区分的声音。到后来,他竟然可以分辨蛇爬行时的沙沙声以及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 国王告诉王子,为了治理国家,你必须继续走下去,直到能够察觉无声的危险和日出的希望。 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丛林冒险”,面对未知和多变,没有旧地图可以指引他们找到新大陆,在困境中需要勇气和信心闯出一条新路,而前提是活下来、挺下去。 让我们一起为中小企业老板们加油,老板,挺住! 正如诗人里尔克说的那样: 挺住,意味着一切! 可是我们个人也必须在2022年,开始思考和寻找自己和家庭的“财富增长新动能”,不必激进,但要开始布局。 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财富新动能”,利用好新动能,是我们个人能否在2022年稳中求进的关键! 2021年已经过去了,无论辉煌还是糟心,都已成过去!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浪潮的一朵小浪花,不对抗趋势,与国家共踏2022的破局之道! 2022疫情期间企业家的福音!相关链接: 2022疫情又起,中小企业减税免租等优惠政策来了! http://www.zyqyjw.com/news/575.html |
上一篇:从装卸工到身家18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