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8 点击: 次 来源: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作者:文|风马牛 - 小 + 大
从装卸工到身家180亿,他说:有些机会和成功,是因为在关键的时刻多向前看几眼 李洪信 「云朵不断地涌入我的生活——不再是为了下雨或是带来风暴,而是为我日落时的天空增加色彩。」——泰戈尔 在山东,有一个十分励志的老企业家,那就是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在《2021胡润百富榜》上,李洪信以180亿元财富排名第391位。 太阳纸业创立于1982年,创业初期仅有3万元贷款和30多位农民工,一穷二白,风雨飘摇。在李洪信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中国造纸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在接受采访时,李洪信曾表示:有些机会和成功,是因为在关键的时刻多向前看几眼。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越重重挑战,把太阳纸业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受人尊重的卓越企业。 1 1953年,李洪信出生于山东兖州的一个农村家庭,生活的困境使他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早年在接受采访时,李洪信曾回忆说:那个年代都很困难,加上父亲身体也不太好,家里没有劳动力,所以就更难了。当时也没有学上,就在家里做一些农活,放羊、割草、拾粪,各种活都干过。后来到18虚岁,就干装卸工,做了三到四年。记得有一次,我们一个小组六个人,给一个三十吨重的火车皮装小麦,大概半个小时就装完了,那时候二百斤的大包扛上就飞快地跑。 尽管年少时的经历十分艰辛,但李洪信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乐观的他在工作之余一直不忘自我学习。20岁出头,李洪信就进入兖州县城关公社当了一名会计。由于勤奋好学,聪明能干,几年后,他被推选为当地一家小纤维板厂的厂长。然而那时候,工厂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李洪信的到来也没能扭转困局。 到1982年时,纤维板厂几近倒闭。经过深思熟虑后,李洪信跑了三个月才借来3万元贷款,接手这家只有30多位农民工的村办小厂,转产造纸行业,太阳纸业由此诞生。 创业之初,太阳纸业既无资金购买设备,也不懂造纸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白手起家,从最初购买厂家淘汰的纸机部件、在废铁堆里找零件,到购买制造厂烘缸,自己设计、自己焊接、自己拼装。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背着煎饼、咸菜到最近的泰安造纸厂学习造纸技术,然而大半年一直生产不出纸来。艰难时刻,李洪信带领着团队始终不放弃,不断学习技术工艺;寒冬腊月浆料易凝固,他穿着棉衣带头往浆池里跳,用身体搅动浆料。凭着不服输的拼劲,企业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张纸。 据李洪信描述:那是非常低档的一张纸,农村包点心、走亲戚那种,黑不溜秋的。当时搞了几天几夜,人都累得跟喝醉了一样。 产品量产后,身兼数职的李洪信又开始当起了售货员,骑着自行车去农村卖纸。与此同时,他还一边诚恳、饥渴地寻找核心技术人才。那时候,李洪信把一些退休的造纸厂老工程师、老厂长请过来做技术顾问、总工程师,解决了村办企业太阳纸业没有技术的难题,使企业的造纸技术很快就和大厂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1985年,李洪信又很好地抓住了国家政策机遇。当时,出于互惠互利,太阳纸业开始与青岛造纸厂联营,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国企的管理模式。由于员工勤奋努力,经过不断地抓技术、强管理,太阳纸业于1990年便超额完成了1000万产值的目标。之后,李洪信又开始利用外资建立了5家合资企业,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1994年,李洪信了解到,涂布白纸板的进口量达到我国全部纸张进口的49%,大量金钱流进了外国人的口袋。于是,李洪信决心发展自己的包装工业,与「洋造纸」一争高低。同年,太阳纸业高起点上马了年产5万吨高档涂布白纸板生产线,大大缓解了国内产品的紧缺矛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这个项目中,李洪信大胆地提出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以节约投资。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创造出了用国产设备生产高涂布白纸板的奇迹。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太阳纸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管理和规模优势,通过节省投资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打出了一系列低成本扩张的「组合拳」,相继对多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兼并、租赁收购、技术入股;与之同时,李洪信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每年投入10多亿元,并多次打破国际同类纸机安装、试车速度新纪录;班组绩效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提升动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2 2006年,太阳纸业跻身中国造纸第一集团军,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此后,李洪信提出了将太阳纸业建成「主业突出、多元创新、绿色环保、管理规范、持续发展的最具成长性的、受人尊重的世界一流造纸企业」的远大目标。 一方面,太阳纸业在环保上不断投入。2018年,李洪信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曾讲到:造纸行业,一个企业的好坏,就看它环保治理的力度和它取得的效果。我们对环保的认识和投入非常早,也就是在2000年前后,我们就把环保放在了我们的三大「生命工程」的首位——环保、质量、安全。这三条哪一条不行了,我们公司就没有了。但那个时候由于技术、资金问题,环保做得还不是很完善,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资金实力的壮大,我们在环保领域已经投入了56亿。目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水达到了全世界最高标准,比欧洲标准都高;大气,我们全部是超低排放;固废,我们全部资源化,比如白泥,目前我们跟美国一家公司合作,把废白泥经过加工以后,做成碳酸钙,再回用到高档纸的生产当中,这个我们是世界第一,目前还没有其它企业能够做到。在环保方面,我们都是经得起检验的。 与此同时,太阳纸业在研发创新方面也在大力投入,不断改善产品工艺。据官网介绍: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太阳纸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多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奖项。太阳纸业在世界首创的溶解浆连续蒸煮技术;首次从水解液中提取出木糖、木糖醇,填补了世界空白;制造了世界第一张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的「无添加」系列生活用纸,成就了太阳纸业的「三个世界第一」。 李洪信曾表示:太阳纸业坚持技术改造不停步,年年都上大项目,实现规模实力的新跨越。即使遇到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太阳纸业逆市扩张的脚步和阔步发展的思路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太阳纸业每年的创新有很多,但是大家都知道,产品、技术创新是很难的,失败是一定会发生。所以企业家一定要对搞创新的人有包容的心态,如果一失败就问责,那谁去给企业创新。太阳纸业的生活用纸、木糖醇、溶解浆等等,哪一个也不是一帆风顺。当然,不怕失败,但也不表示可以盲目创新,起码要有理论的基础,通过反复论证后,才有可能去实践,一定不能蛮干。 此外,当行业内多数企业还在为「如何走出去」、「走去哪里」而困惑时,太阳纸业先人半步布局纸业全产业链和国际化战略。 早在2008年6月,太阳纸业老挝有限公司成立,「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正式实施。李洪信曾说:中国造纸行业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纤维原料,打破发展的天花板,就要走出去,把世界上最好的资源拿来给我们用。相比中国而言,老挝的林业资源、水力资源都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约50%,人均森林面积更是中国的十倍,在老挝境内经营林地的成本大大低于国内。有了这样的判断,我才有信心,太阳纸业的项目一定会成功!当时,外界可能觉得太阳纸业很敢冒险,但我们始终是在制浆造纸这个产业链上延伸发展。我们不会去做其它跨度很大的行业,因为我坚信在造纸这个产业链上仍然会有很多机会。 当然,在员工激励方面,太阳纸业也非常给力。 李洪信曾表示:我在用人方面非常重视,首先我们有股权激励,这个范围比较广。其次,我们的激励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技术路线,有些人不善于当官,但技术钻研得比较好;再一个是管理路线,车间主任、班长、组长等一层层提拔起来的,以德为先,品质必须要好,能力适中即可,按照这个原则去用人。其实,培养人要从点滴做起,不是光有激励就行,信任和平台也非常重要,除了薪酬之外,员工也非常在乎是否受到尊重,这个平台能否发挥他的才能。当然,公司已经基本解决了员工的住房问题,这个对稳定我的员工队伍起到很大作用,增加了企业粘性,安居才能乐业。现在的年轻人谁也不愿意多出力了,所以,我们要把他们的工作环境弄得舒适一点,工作劳动强度轻一点,待遇好一点。90后、00后,现在我们要适应他们,他们是主力了。 如今,太阳纸业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跨国林浆纸一体化集团、中国造纸领军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制浆造纸生产线,产品逐渐形成了以高档涂布包装纸板、高级美术铜版纸、高级文化办公用纸、特种纤维溶解浆、生活用纸、高档工业包装用纸等为主导的六大系列产品结构。 3 在许多人看来,李洪信是一个能吃苦、不服输,并且十分靠谱的人。当别人在讲故事时,太阳纸业选择继续做事。李洪信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不欠别人一分钱,我们想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洪信曾用「谨慎」和「保守」两个词评价自己。他调侃说 :我是一个有10块钱,只敢花5块钱的人。干什么事可以设想得很好,但是一定要有退路,万一不行了,还可以退回来。 做企业的几十年里,面对各种诱惑,李洪信始终坚守初心,没有跨界。他曾说:如果说,我们现在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成功来自于我们的坚持。我年龄大了,没有精力去更多的行业,一辈子就想干好造纸这一件事情,把造纸做精、做强、做到极致。做企业,要有精气神,要有韧性,形势好不好,都要保持一股劲,企业上下同心同德,才能把这个事业做好。 |